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,充分发挥档案工作“存史、资政、育人”作用,在黄石建市75周年之际,黄石市委宣传部、黄石市档案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集中收看《珍档探秘——档案背后的黄石近现代史》系列短视频。工矿集团积极响应,精心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。短视频中翔实的工业历史档案,生动呈现了黄石作为老工业基地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,在工矿集团干部职工中引发了热烈反响与深刻思考。现特摘录部分精彩发言如下。
工矿集团离退休服务中心干部:
《珍档探秘》的每一帧画面都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黄石这座城市被时光封存的记忆宝盒。在短视频里,我看到了黄石作为“工业摇篮”的辉煌过往。当看到档案中记载的“黄石制造”首次走出国门的历史,我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曾经的荣光,也读懂了“坚韧不拔、开拓创新”的城市品格。更令人动容的是档案里的“人文温度”,那些关于老街区变迁的影像和老人们回忆起儿时在巷口听评书、在码头看轮船的场景的档案,让年轻一代得以触摸城市的烟火气。《珍档探秘》用生动的叙事方式,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可看、可感、可忆。未来,我也会成为城市记忆的传播者,让更多人了解黄石的过去,共同续写属于这座城市的新荣光。

工矿集团离退休服务中心集中观看《珍档探秘》
工矿集团纪审部干部:
观看《珍档探秘》后,我被这座城市的工业记忆深深打动。指尖划过屏幕里泛黄的工业档案,才忽然读懂黄石这座城的“年轮”。那些记录着老矿坑开采轨迹的手绘图、标注着机床参数的旧台账,甚至是工匠们留下的斑驳工作笔记,都不是冰冷的纸页,而是带着温度的城市记忆——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,曾这样用煤炭与钢铁,火的力量,书写过工业时代的荣光。《珍档探秘》最动人的,是把 “档案”变成了“故事”。它没停留在陈列史料,而是顺着一份份珍档,挖出背后的人。这些藏在档案里的“小人物”,恰恰是黄石最坚实的脊梁。这份“探秘”不仅是回望过去,更是让现在的我们,能握着前辈留下的“时光钥匙”,更懂脚下的土地,也更珍惜这座城正在续写的新故事。它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,更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的精神的传承。
工矿集团财务管理部 张束艺:
《珍档探秘》以独特的档案视角,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隐秘之门。当那些泛黄的文件、模糊的照片、陈旧的票据在镜头下缓缓展开,一段段鲜活的黄石近现代史便从尘埃中苏醒。通过档案工作者的解读,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多维面向。黄石的发展轨迹与中国近现代史的脉搏紧密相连,从洋务运动的工业尝试到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工业基地,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转型阵痛,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在档案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记。这些记录提醒我们,今天的城市面貌是无数人用汗水与智慧共同铸就的。当我们凝视这些档案时,实际上是在与历史对话,理解我们从何处来,又将向何处去。
湖北和缘智造高新装备有限公司干部:
《珍档探秘》似穿越时空的信使,推开了黄石三千年文明的厚重门扉。那些藏于档案馆的公文手稿、锈蚀的矿冶工具、褪色的历史照片,在AI技术的赋能下次第“苏醒”,不再是沉默的文物,而是搏动着文明基因的“城市史诗”,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热爱愈发深沉。短视频中,最震撼的莫过于黄石“炉火千年不熄”的文明密码。《珍档探秘》的精妙之处,在于它以“档案为纲、故事为目”,打破了历史叙事的刻板印象。从张之洞新政到城市新生,从革命岁月到工业振兴,如抽丝剥茧般还原了黄石的成长轨迹,更让档案走出橱窗,成为可看可感的文化教材。作为扎根黄石的湖北和缘智造人,我们既为“世界青铜文明发源地”的荣光自豪,更为先辈“敢为人先”的精神动容,这份精神也将激励我们在高新装备领域持续探索、勇攀高峰。

湖北和缘智造高新装备有限公司集中观看《珍档探秘》
天隆物业公司干部:
集中观看《珍档探秘》系列短视频,深受触动。片中泛黄的档案、尘封的记录,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承载着前辈们筚路蓝缕、严谨细致的奋斗精神与责任担当。作为国企物业公司的一员,我们每日面对的看似琐碎的报修单、巡查记录、设备台账,何尝不是正在生成的、关乎千家万户安居乐业的“活档案”。这些日常工作的点滴积累,正是我们服务民生、保障安全、提升环境最直接的体现。《珍档探秘》启示我们,必须以对历史负责、对业主负责的态度,对待每一次巡检、每一次维修、每一次沟通。我们要传承档案中蕴含的这份匠心与恒心,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,用心用情守护好我们服务的每一个园区、每一栋楼宇,让今天的扎实工作,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“未来珍档”。

天隆物业公司集中观看《珍档探秘》